战地之恋
战地之恋米雅一1941年春,德军战机像乌鸦一样笼罩着伦敦上空。滚滚浓烟中,一名身材窈窕、面目清秀的年轻女司机开着一辆救护车在炮火中穿行。她叫凯瑟琳·萨默斯比,战前是英国芭丽沃丝服装公司的一名模特,如今成为英国志愿兵女子汽车运输队中的一员。到处是滚滚浓烟、残肢断臂。不过20岁出头,被猝然卷入战争的凯瑟琳恐惧而愤怒。好在爆炸停歇的间隙,有帮...
战地之恋米雅一1941年春,德军战机像乌鸦一样笼罩着伦敦上空。滚滚浓烟中,一名身材窈窕、面目清秀的年轻女司机开着一辆救护车在炮火中穿行。她叫凯瑟琳·萨默斯比,战前是英国芭丽沃丝服装公司的一名模特,如今成为英国志愿兵女子汽车运输队中的一员。到处是滚滚浓烟、残肢断臂。不过20岁出头,被猝然卷入战争的凯瑟琳恐惧而愤怒。好在爆炸停歇的间隙,有帮...
百年革命 三封家书梁衡我从百年历史烟尘中拣出3封革命家书。写信者都是当时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惧牺牲的热血青年。后来,一个成了名垂青史的烈士,一个成了共和国的元帅,一个没入历史的烟尘,代表着那些无数的无名英雄。细看就会发现,三封家书,一条红线:舍己为国。有事去福州,公余我又去拜谒了一次林觉民故居。林觉民的《与妻书》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献。...
婚礼和葬礼张小娴人生的两件大事——婚礼和葬礼,其实有很多共同点:主人家邀请的都是同一批人。死者出殡前一天,亲人和挚友会留在灵堂,陪他度过入土为安前的最后一天。新郎结婚前一天,挚友会陪他度过自由之身的最后一天。在婚礼上,最出乎意料的,是不见了新郎和新娘。在葬礼上,最出人意料的,是不见了死者。在婚礼上,可以临阵退缩。在葬礼上,绝不可以。在葬礼上...
早该说的一些话苏叔阳我对父亲的感情并不特别深厚,甚至于可以说,相当淡漠。我们同住在一个城市四十余年,却极少往来。亲情的交流和天伦的欢愉似乎都属于别的父子,我们则是两杯从不同的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我很少揣测他对我们兄弟的情感,我只知道自己多少年来对他抱有歧见。我父母的婚姻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准备入护士学校的母亲,辍学嫁给...
我想让他们知道我多么孤单陈军吉当少年胡泽涛躺在棺材里的时候,他想起自己“短暂”的一生,想起母亲。4岁,母亲因患艾滋病去世了,可能就是这么孤零零地躺着。6岁,胡泽涛开始每天感冒、咳嗽、流鼻血。8岁,他被查出患艾滋病。12岁的时候,他遇到了导演顾长卫,然后成了他新片里的角色——那个一直躺在棺材里,从天堂俯视人间的孩子。世界可以接受我了马丽琴是“...
生命的礼物赵涵漠一位重度角膜炎患者重见光明,两位尿毒症患者有了新的肾脏,一位肝硬化患者有了生的希望。这些幸运,都来自一位因车祸去世的年仅22岁的湖北大学生张磊。2011年5月31日早上6点半,张磊已经起床了,他刚刚结束在京山中医院的实习,正准备去医院取实习鉴定,父亲张天锐像往常一样早早开始准备一天的活计。这个家庭还欠着学校一年的学费——4800元...
太急就不好看了子沫在认识郝兰后,我才明白自己是个多么紧张的人。我托她去帮我家亲戚的小孩联系一个设计单位的工作,我在电话里飞快地说好见面地点,然后飞奔而去。郝兰穿着平底鞋,踩着脚踏车缓缓而来,长丝巾飘在风中,像春天里的一道风景。我有些发愣:她倒真是悠闲。郝兰说:“我们步行吧。这一路风景不错,走走吧,平常不是太有机会到这边来。”我因为事没办成...
一个人的“桃花源”贾冬婷他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十几年,20世纪90年代他抛下一切,携手同是北大教师的妻子张梅遁入深山,寻找他们心中的“桃花源”。在王青松眼中,外面的世界走着一条和他相反的道路。当两者渐行渐远,他还能够和这个世界再次对话吗?遁世者2011年3月19日,记者唐师曾接到一个电话:“我是王青松!”声若洪钟,曾经熟悉的信阳口音让唐师曾猛然回过神来,...
让人瞬间高兴的30件事佚名1.摸摸口袋,发现里面竟然有钱。2.成功赶上将要出发的汽车或火车。3.别人为你按着电梯门的“开”键,等你进来。4.电话响了,你拿起听筒发现正是刚才在想的人。5.请别人为你挠背,他一下子挠到了最痒的部位。6.突然想起小时候最好的朋友的电话号码。7.你打算买的东西降价了。8.干净利落地撕下有黏性的价格标签。9.衣服上弄了污渍...
总统的压力陈之杂2011年1月1日零时,匈牙利总统施密特·帕尔在国家电视台做了短短的新年贺词讲话。在离去前,他随手将讲稿塞进了走廊上的垃圾桶里。随后,一位名叫特米斯·拉吉的清洁工在打扫卫生时意外地发现了它。拉吉激动地大喊:“这是一份再好不过的新年纪念品了!”并把它收进了口袋。下班回到家后,拉吉迫不及待地向家人展示这份“新年纪念品”,然而读...
强悍的爱无需解释乐嘉有两个母亲,一个红色性格,一个黄色性格。红色母亲对儿子呵护备至。从小学到高中,母亲每天接送儿子上学放学,儿子读了大学,母亲在学校的公寓租了间房,继续从早到晚地照顾。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儿子专心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去深圳找到一份外企的高薪工作,却毫无生活自理能力。母亲每月跑两次深圳,给儿子做保姆。母亲不在的时候...
一人逼停火车提速乌奥拉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名普通上班族,而他的父母则住在300多公里之外一个叫锡恩的小城里。出于对父母的爱和思念,每隔几周,乌奥拉都会带上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乘坐一列经过锡恩的火车赶到父母那里,陪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一家人每次都是早上10点上车,下午3点便能到达锡恩。这列火车,乌奥拉和他的家人乘坐了近5年的时间,可是,就...
孤独并非寂寞蒋勋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这个“独”,李白也用过,在《月下独酌》里,他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很自豪的孤独,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独才是圆满的。又好比你面对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顶峰,会...
比来比去的“理性”彭萦在《怪诞行为学》一书中,有一个关于《经济学人》订阅的例子:电子版:每年59美元;印刷版:每年125美元;电子版加印刷版套餐:每年125美元。乍一看,既然后两种方式价格一样,当然会选择套餐。可是别忘了,这正是在有59美元的电子版这一选项的前提下造成的效果。对比之下,花125美元就好像免费得了电子版,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经济学人》可真是...
早熟的童年晓德童年还在,在大人的回忆里,在“70后”“80后”怀旧的歌声中;童年已经没了,因为当今社会,已经不允许一个人有太长的童年。童年不能承受之重五道杠、官味十足、慰问题词等领导做派一样都不少,这是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黄艺博出现在网络中的形象。其博客的开篇《开博前言》中就这样表明心迹:“为万世开太平。”在网络时代,如此远大的志向,同...
凝视商业时代梁晓声我凝眸注视商业时代,渐悟它的本质其实是寂寞的,是一种大寂寞。商业时代使我们几乎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有一半儿像商人。商业使商人像马克·吐温说的那一种人——“如果金钱在向我招手,那么无论是《圣经》、地狱,还是我母亲,都绝不可能使我转回身去。”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是这样的——有人想挣大笔大笔的钱并不容易,而大多数人要想挣足够...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作,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无法说清的话;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对那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怒马,如飞瀑;其一如...
翻译是一门艺术悲剧鼠鼠一个外国朋友,五十多岁,酷爱中国,因为他喜欢中国的美食和诗歌。某次,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诗歌的时候,外国朋友说他非常崇拜一位诗人,名叫庄重禅(音译)。我说我没听说过这个人,老外就用汉语给我朗诵了一首这位诗人的诗:遥远的泰山,展现出阴暗的身影;厚重的基础,支撑起浅薄的高层;假如某一天,有人将那乾坤颠倒,陈旧的传统,必将遭逢地裂山...
蓝宝石约翰内斯·林纳科斯基我的记忆力很差,往往昨天发生的事,今天就忘了。有些一年以前彼此都很熟悉的人,现在碰到,我也许只记得曾见过他们,但是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我都不知道了。有时候有人在路上迎面朝我走来,热情地握住我的手,说:“我的老兄,尤松,你好啊!”那时我不得不脱下帽子,并对他说:“对不起,我不记得先生的大名了。”那时,他们一般都对着我捧腹大笑...
言论我等皆为“浊世”之人:分红,买楼,还做梦。——现代人的“红楼梦”一旦我们失去用纸和笔的能力,我们无法解读前人的情书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只有专业学者可以领会前人的信件,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怜。——菲尔·达斯特在《卫报》上撰文称,我们已经快要忘记书写的艺术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我...
朋友三六九谁谁谁不知道从何时起,“朋友”,在我的词典里退化成“认识的人”。他是一个朋友,意思就是他是一个认识的人。办公桌上放着3个名片盒:两个700张的,1个400张的。照此推算,我应该有1800个朋友。细翻一下,发现个别朋友的名片有重复现象。这说明与这些朋友的会面不少于一次,而且每次会面时,都不记得他们的名字。最多的一张名片出现了4次。至今记不起...
你知道“辐照”吗黄海健如果你第一次听说“辐照”知道辐照的消费者并不多,但是它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毒方式。方法是利用游离辐射来破坏附着在食物上的所有生物,不必拆开包装就可以将它们杀死,包括细菌、微生物和细小的昆虫等。经过辐照的食物除了细菌被杀掉,食物本身的营养如:维生素A、维生素B2、B3、B6、B12和维生素C、维生素E都会有所流失,而蛋白...
用最自由的方式享受学习钱理群做学生做了这么多年,你是否想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你有没有上过让你终生难忘的一堂课?如果没有那么一堂课让你动心的话,你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算是白过了。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三堂“绝”课,或许我们能从中体味到大学课堂的乐趣和人生应有的目标。第一堂课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的《文选》课。刘老先生讲课不拘...
夫妻情人节那天,女儿告诉我一个笑话。说有一位先生,出门忘了带样东西,转头又回家去拿。走到家门口,他敲门,里头他的太太来应门,问道:“谁?”“我,你的先生。”“我怎么知道你真的是我先生呢?”太太存心开个玩笑。外头的人愣住了,只听他太太又问:“这样好了,我问个问题,你答对了,我就让你进来。”外头的人松了口气:“你问吧。”太太说:“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外面那...
世代的月光杜霞20世纪70年代末,当我还时常为系不好鞋带哭鼻子的时候,我姐姐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那时适合小孩子读的东西还不多,而我偏偏对书着迷,于是每当姐姐发了新课本,我便宝贝似的抢过来,看懂看不懂的也总要起劲地翻上一气。其中有篇关于“一粒米”的课文,至今记忆犹新。说的是一个小男孩淘米时掉了一粒,被一个小女孩捡到了,她不仅跑到水管前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