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
两难曹魏末年,嵇康被司马昭杀害。临刑前,嵇康将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朋友山涛(字巨源),安慰儿子说:“有山巨源在,你就不是孤儿。”待嵇绍长大成人,天下已姓司马,魏变成晋。山涛向晋武帝举荐嵇绍,嵇绍正闭门隐居,想要推辞。山涛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天地运转,春夏秋冬都在不停地变更,何况人呢?希望嵇绍与时俱进,做个识时务的俊杰。嵇绍视...
两难曹魏末年,嵇康被司马昭杀害。临刑前,嵇康将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朋友山涛(字巨源),安慰儿子说:“有山巨源在,你就不是孤儿。”待嵇绍长大成人,天下已姓司马,魏变成晋。山涛向晋武帝举荐嵇绍,嵇绍正闭门隐居,想要推辞。山涛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天地运转,春夏秋冬都在不停地变更,何况人呢?希望嵇绍与时俱进,做个识时务的俊杰。嵇绍视...
两难李也在清朝,由中央发往各地方的机密文书都在文书右上角打个洞,穿个纸捻儿。这就算是机密了,那时候叫做“钉角文字”。显然,这个保密措施是保不了什么密的。一次,一个老知县一边抽着烟一边看上头传下来的“钉角”,不小心竟把文书落在烟灯上烧掉了一个角。老知县吓坏了,知道闯大祸了。急忙找来师爷商量怎么办才好。师爷沉思片刻,索性取过那被烧的文书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