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清供尚花道
四时清供尚花道刘悦笛中国人湍飞四溢的生活热情,数千年前就寄托在观花、赏花的活动中了。但真正的插花艺术,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花道”,却在唐代以后才兴盛起来。进入唐代以后,中国人的赏花热情达到了狂热的地步,花道就此形成。根据史书记载,唐代社会风行赏花、观花,尤其嗜好牡丹。每年暮春,牡丹开放时节,长安阖城老幼,不分男女,争相寻花、访花,“每春暮,车...
四时清供尚花道刘悦笛中国人湍飞四溢的生活热情,数千年前就寄托在观花、赏花的活动中了。但真正的插花艺术,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花道”,却在唐代以后才兴盛起来。进入唐代以后,中国人的赏花热情达到了狂热的地步,花道就此形成。根据史书记载,唐代社会风行赏花、观花,尤其嗜好牡丹。每年暮春,牡丹开放时节,长安阖城老幼,不分男女,争相寻花、访花,“每春暮,车...
四时之外朱良志蕉荫午睡图(清)罗聘金农的弟子罗聘为他性格孤僻的老师画过多幅画像,其中一幅画的是金农于芭蕉林里打瞌睡。金农题诗道:“先生瞌睡,睡着何妨!长安卿相,不来此乡。绿天如幕,举体清凉。世间同梦,唯有蒙庄。”罗聘为何将老师置于绿天庵(芭蕉林)中?芭蕉是易“坏”的,他的老师一生的艺术就纠结于“坏”与“不坏”间。在金农看来,人的生命如芭蕉一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