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雪夜归途
外公的雪夜归途☉马海霞外公眼神不好,虽然戴了一副“酒瓶底儿”眼镜,但矫正视力仍很差,世界于他依然是朦胧一片。当时,外公在外县小学教书,那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外公要步行十里路赶到火车站,坐火车到县城,再从县城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外婆说,外公每月回家一趟,每次到家都是深夜。外婆耳朵灵,外公到家门口,门环叩两下,外婆就听到了,便踮着小脚去给外公开门...
外公的雪夜归途☉马海霞外公眼神不好,虽然戴了一副“酒瓶底儿”眼镜,但矫正视力仍很差,世界于他依然是朦胧一片。当时,外公在外县小学教书,那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外公要步行十里路赶到火车站,坐火车到县城,再从县城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外婆说,外公每月回家一趟,每次到家都是深夜。外婆耳朵灵,外公到家门口,门环叩两下,外婆就听到了,便踮着小脚去给外公开门...
晚清首位驻外公使段怀清据记载,郭嵩焘驻节英伦期间,曾经与当时在牛津大学教授中文的理雅各就英国向中国出口鸦片一事进行过讨论。在一本理雅各的传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理雅各和别人谈到郭嵩焘。中国的一个前任大使郭嵩焘在他的客厅里会见我——他把我当成是他的国家的朋友。“啊!在这里见到了您,亲爱的博士,”他说,“尽管您生为英国人,您几乎跟我一样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