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讨好症
文字讨好症李雅如果你回复一件事时只说“嗯”,那就是态度冷漠;但如果改成“嗯嗯”,瞬间就亲和力拉满,甚至有些讨好的意味。这就是目前已出现人传人迹象的“文字讨好症”,而我就是重症患者。“@小雅,这边升级操作完成了,麻烦辛苦看看文档还有问题吗?”同事问我的时候,我正忙得不可开交。虽然我只需要回复“确认”两个字即可,但我还是“通话膨胀”地说了一堆:...
文字讨好症李雅如果你回复一件事时只说“嗯”,那就是态度冷漠;但如果改成“嗯嗯”,瞬间就亲和力拉满,甚至有些讨好的意味。这就是目前已出现人传人迹象的“文字讨好症”,而我就是重症患者。“@小雅,这边升级操作完成了,麻烦辛苦看看文档还有问题吗?”同事问我的时候,我正忙得不可开交。虽然我只需要回复“确认”两个字即可,但我还是“通话膨胀”地说了一堆:...
文字里的“食”光小云猫猫中国的文字,我一直以为,是立体的,有画面、有味道的。沈从文的《萧萧》里,有这么一句话:“花狗诱她做坏事情是麦黄四月,到六月,李子熟了,她欢喜吃生李子。”麦黄四月,多美呀。成片的麦子随着风摇,整齐划一,浩浩荡荡,跟军队似的。黄,是金黄,“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金子一样的颜色,配着宝石蓝的天空,饱满,充盈。仔细嗅一嗅风...
文字的滋味尤今来到新西兰南岛的基督城,我最想参观的,就是那座浴火重生的图书馆。在2010年至2011年的15个月里,基督城经历过4次大地震,中央图书馆这座文化地标化为断壁残垣。经过长时间的规划与建设,一座能够抗震的宏伟图书馆在历史悠久的大教堂广场重新矗立。楼高5层,总面积达9500平方米,馆内拥有各种先进的设备,可供借阅的图书超过100万册。这天,我意兴...
文字从心里走过 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神奇,是在我的少年时代。记得12岁那年的夏天,有一天,我突然很想去游泳,可是妈妈规定不能一个人去,要有伴儿。我去约班里的一个女生同去,可她偏偏不在家。她妈妈告诉我,她下午要去舅舅家,可能去不了。我抱着一线希望给她留了张字条,大意是说,这么热的天,一头扎进凉凉的泳池里多好啊,听着知了在树上叫,比赛谁憋气的时间长,痛...
唯文字可以完成抗拒在图书馆读到一本叫《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的书,是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写的。因为他被查出患了绝症,医生说他只能活一年半了,于是,他下决心,用这最后的一年半时间,写一本书,书名就叫《一年有半》。一年半以后,他还在,就接着写,书名叫《续一年有半》。书里面有一句话,大意是,男子汉大丈夫,来到世上,要留下一个大大的脚印。大学毕业后,我去青海...
用文字去读一段路我常常忍不住问自己:Nd+UKQZmWwAjt2kRkihg+Q==在这个影像传播盛行的时代,选择用文字去呈现一段旅程的时候,到底还能呈现什么?毕竟,比起视频的快捷与直接,用文字表达风景,似乎显得有点儿不合时宜。还好能自我宽慰:照相术发明了,但绘画没有消失,它成了艺术;飞机、汽车已然快捷且普及,但马拉松没有消失,它成了一种运动。那几十公里的路程,因为被你...
夜里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读到“她(拉莉萨)控制不住涌上来的眼泪,又不愿在外人的面前哭”时,我头脑中浮现出两年前儿子眼睛受伤,我和妻子到中心医院去探视的情景。儿子住在岳母家,岳母家的保姆在哄他吃饭时,玩具手枪的子弹近距离打中他的眼球。当时保姆不知道玩具手枪中有子弹。看到儿子红肿的眼睛和难受的样子,再看看岳母和保姆等人哭过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