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侧”向北侧修跑道

阿忆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是英国政治学家洛克17世纪留下的一句物权名言。意思是:一处私宅,即使破到挡不住风、蔽不了雨,政府也不能轻易侵犯。这是私宅权利在西方世界的明灯,所有公权不得凌驾其上,反而必须避让。2009年1月,我要去洛杉矶,中途在东京成田机场转机。一落一起间,我对舷窗外的美景并不在意,而是在努力辨认哪里是2号跑道南端,想一睹举世闻名的7个钉子户。他们在这盏明灯的照耀下,依然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住宅。

成田机场是日本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却只有一条半跑道。

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计划修3条跑道——1号跑道4000米,2号跑道2500米,3号跑道3200米——但修好第一条跑道用了整整12年!

由于计划用地上的农民拒绝搬迁,政府只好忍气吞声,想换个地方建机场,但那里的农民也拒绝出让土地。拖到1971年,日本政府决心铤而走险,大举强拆。政府只要蛮干,效率肯定成倍提高,这是一个规律。于是1号跑道在1978年建成了。死了13个人,其中5个是警察,没人自焚。

日本这个国家挺讲脸面,真把人民的抗议和国际舆论当回事。2号跑道和3号跑道上的农民不搬家,两条跑道就一直没建成。90年代,日本政府一边自责,承诺在任何情况下,不使用武力解决暴力抗法;一边耐心细致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劝农民们回到谈判桌旁,协商解决2号跑道的用地分歧。

日本政府工作人员很焦急,因为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要在日韩举办,这是世界杯第一次在欧美以外的地区举办,也是第一次由两个国家联合举办,不能让白种人看黄种人的笑话,也不能让韩国人看日本人的笑话,所以日本政府发誓,一定要在2002年之前修出第二条跑道!但在日本,即使是世界杯,让世代在计划用地上居住的老百姓搬家让道,也没有法律依据。这里的农民故土难离,要么土地属于我,要么我自焚,谈判僵持了3年。日本政府没办法,大赛迫在眉睫,只好把跑道向北移800米,避开7个钉子户,建了一条2018米长的临时跑道。因为地势所限,跑道不足2500米的计划长度,世界杯算是应付过去了,但远程大型客机无法在此起降,只能起降短程中小型飞机。

2005年1月,日本政府觉得这样不行,还是得恢复谈判,求得2号跑道南端7个钉子户的谅解,使跑道达到设计长度。但谈来谈去,7户农民较劲,拒绝任何妥协。国土交通大臣北侧一雄看局面无法扭转,最终宣布,钉子户不同意卖地拆迁,2号跑道只能克服困难,继续向北侧延伸,所以不再谈判了。

日本记者一听就笑了,做了个很机巧的新闻标题——“北侧让2号跑道向北侧延展”。如果不出意外,成田机场2号跑道将在2010年建成。

至于3号跑道,日本政府早已放弃,因为仅前两条跑道就折腾了44年。

现在,日本人终于想通了:与其费这么大财力去拆迁,不如填海造地,不一定多花钱,还不用麻烦农民。于是,关西国际机场建在了填海新地。

一定会有人问:保护极少数人的利益,不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吗?这种问法,没有考虑“谁的权利在先”,只把受益人的数量放在首位,以多数人未来权利的名义,剥夺少数公民的现实权利,貌似一种共同责任理想,其实是强盗逻辑,是大家一起当强盗,打劫几个手拿果实的人,然后丢给他们一点点补偿。

在成田机场起落,我们不必感叹那些美丽的森林和水塘,还是想想司法文明为好。野蛮,常常会畅通无阻;文明,往往伴随着阻滞。要效率,还是要公正,这不是一个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飞离成田机场时,已是傍晚,再晚就不能起飞了,因为按照协议,成田机场不提供夜间起降服务,以免影响7个钉子户的正常休息。

(林碧鹰摘自《今晚报》201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