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坚毅才能一直浪漫

这世界上有一类人是天性浪漫的,他们喜欢用诗意的眼光看待世界,也很善于在人与人之间创造情感共鸣。心理学家罗伯特·摩尔曾罗列了“国王”“武士”“祭司”和“诗人”四种男性原型,这里的“诗人”描述的就是那种天性浪漫的人。

这类人的特点是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这类人在文艺领域会大放异彩,比如李白、王家卫。但是也有很多浪漫型的人在日常生活里会感到痛苦,因为大部分人理解不了他们的浪漫主义,甚至抵触和批判他们,比如喜欢言情小说的学生会被认为不务正业、太过早熟;如果是成年人则会被视为胸无大志、“恋爱脑”,容易在感情里失去自己的主体性;等等。

但是对这种类型的人来说,浪漫主义本身就是志向所在。它非常不符合优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识形态,但它就是这种类型的人的人格结构中“涌现”出来的必然反应。我有时候会在心理咨询中遇见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感到羞耻、愧疚,也从小生活在他人的批判和嘲讽当中,加之自身的细腻感性,就很容易变得自卑和“收缩”。

浪漫主义的人是很有价值的,他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帮助所有人感受到更多浪漫和美好。只有“国王”“武士”和“祭司”的世界是不够美好的,“国王”的“江山”需要歌颂,“武士”的“葬礼”需要花环,“祭司”的“魔法”需要视觉效果,而这些美往往是“诗人”才能创造的。

当然,“诗人”型的人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也许是爱而不得的痛苦,也许是自恋受损,也许是丧失挚爱之后的悲伤……这些都是“硬币的另一面”。爱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游戏,奖励和风险都很大,所以天性浪漫的人,其人生议题就是“平衡内心的柔软和坚毅”——足够柔软才能足够浪漫,而足够坚毅才能一直浪漫。

(画中花·未来香摘自百家号“青瞳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