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骨

一对阿兰来说,所有的人都是动物。有的人是温顺的猫,有的人是凶猛的熊;有的人是孤傲的鹿,有的人是势利的狗;有的人是奔波的豹,有的人是翱翔的鹏;有的人是聒噪的雀,有的人是安静的鱼;有的人是富贵的麒麟,有的人是劳碌的牛。阿兰自幼双眼失明,十二岁之后,她全靠一双手去认识世间万物。不同的动物,会拥有不同的人生。麒麟多为官员,牛多为下人。雀大多遭遇口舌是非,鱼...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62
摸骨

人工智能是由多少数据练成的

人工智能是一个“机器大脑”,是通过不断学习训练出来的。我们不妨用人脑和人工智能做个类比:人脑由很多神经元组成,它们之间互相连接的强度是可变的,而人们正是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来学习新事物或强化某项技能,比如,画画、写字、钓鱼、打球……而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模拟人脑学习过程,构建卷积神经网络的。它像人类一样学习观察、总结经验、执行任...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90
人工智能是由多少数据练成的

小说作家十诫

1.你应该每周写一定的字数。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如果你按照定额写作并且坚持下去,很快就能写出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比你想象中要快。2.你应该充满激情地写完初稿。写初稿时不要过多修改。每写完2万字,“后退一步”,看看基础是否牢固,如果不够牢固,就加固它,然后继续往下写。3.你应该为主人公制造麻烦。一个简单的三幕结构:让你的主人公爬到树上,朝他扔...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65
小说作家十诫

致命的钥匙

虽然已过去百余年,但与泰坦尼克号相关的话题依然活跃。在那场海难中,有1500余人葬身海底。假设时光倒流,改变事故中的某些细节,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幸免于难?一把被拍出高价的钥匙,让人们更加热衷于讨论类似的问题。这把钥匙用来打开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衣柜,当时由船上的一名三等舱乘务员保管。在船撞上冰山后,他是否用这把钥匙打开了救生衣柜?事实上,就算有更...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80
致命的钥匙

真实生活,虚假自己

师范毕业后,我来到一个小山村教书。那年,我年满二十岁。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到城里念了几年书,又重新回到农村生活。我渐渐地发现,以前生活过的农村跟现在我所看到的农村不一样。生活了十几年的农村,突然间变得陌生,让我感到吃惊。我不知道是自己变化了,还是农村变化了,抑或两者都变化了。其实,农村还是那个农村,山高水远,封闭落后,而我到城里转了一圈之后,对那些...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98
真实生活,虚假自己

宋朝的“凯恩斯主义”

古代社会赈灾,通常是政府拨钱拨粮,富户捐钱捐粮,给受灾人口发钱发粮,再就是蠲免一部分赋税、削减一些政府开支之类。这些政策组合,基本上都在传统荒政的范围内。宋代有比较现代化的赈灾模式,表现为市场逻辑的崛起,政府有意识地运用市场机制赈济灾民,其中的佼佼者,当推北宋名臣范仲淹与赵抃。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皇祐二年(1050年),两浙路地区发生灾荒,“吴中...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75
宋朝的“凯恩斯主义”

周公旦辟谣三招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无论是网络空间,还是现实生活中,谣言常常无孔不入。我们有时是谣言圈外的“吃瓜群众”,但偶尔也会身处风暴中心,成为谣言的受害者。那么,面对中伤与误解时,到底该如何走出困局?我想,周公的人生经历,可能会给予我们一些答案或启示。毕竟,他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最早被谣言笼罩的人。周公,本名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早年...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88
周公旦辟谣三招

风声呜咽

记得有那么灰暗的一天,我站在大门旁,听着电报线间的风声。有生以来,我头一回清醒地感知到,一种外在于自我的悲哀,抑或它虽在我心里,却来自外部,来自电线间风的呜咽。我的目光从白色长街的这头扫到那头,却不见人的踪影。风从一处刮向另一处,刮过身边,我立在中间,倾听着,感到悲哀与孤寂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似乎发生了什么,似乎有什么开始了,我心知肚明。现在想来,当时...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80
风声呜咽

集装箱变形记

芭比一直被认为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女孩儿”,实际上,她从来都不是。在她诞生的1959年,她的“母亲”——美泰公司就把她的生产环节交付给了一家日本工厂。后来,芭比的“履历”变得更加丰富了。她的“身体”产自中国,“头发”来自日本,设计灵感则源于美国……芭比的成长经历正是全球产业分工变化的一个典型缩影,而这背后的功臣之一正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集装箱...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83
集装箱变形记

阶段

不知未来的年轻人,将生活视同于史诗中的历险,一次奥德修斯之旅,穿过陌生的汪洋与无名的岛屿。其间他会试炼并证明自己的力量,从而发现自己有不死之身。中年人活过了自己所梦想的未来,将生活视为一场悲剧;因为他懂得了无论自己力量多大,也敌不过偶然的势力与他名之为众神的自然规律,也懂得了自己终有一死。然而晚年的人,如果恰如其分地扮演着他得到的角色,一...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73
阶段

念念远山

我们对风景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塑造的。也就是说,我们看风景时,看到的并非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认为存在的东西。我们赋予风景一些并非它们所固有的特质——比如野蛮、荒凉,又依据这些特质来评价风景。换句话说,我们是在解读风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记忆,以及共有的文化记忆来理解它们的形态。虽然人们历来会以种种方式进入荒野来逃...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86
念念远山

燕子飞往的“南方”是哪里

根据季节变化,候鸟每年会进行周期性大规模迁徙,从北方飞往遥远的南方,目的是获得足够的食物并避开严酷的气候。那么,候鸟飞去的“南方”到底是哪里?以燕子为例。2022年,一项针对北京雨燕迁徙行为的追踪研究成果精确揭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的生态学规律。2014年5月24日,首批31只背部安装了迷你光敏定位仪的北京雨燕,从颐和园起飞。翌年5月,其中的13只北京雨燕又...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90
燕子飞往的“南方”是哪里

《读者》杂志获“全民阅读第一刊”荣誉称号

2024年8月25日,中国作家协会全民阅读推广办公室授予《读者》杂志“全民阅读第一刊”荣誉称号,以表彰多年来《读者》杂志在推动全民阅读、弘扬优秀文化、提升国民阅读素养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此次授予“全民阅读第一刊”称号,是对《读者》杂志长期以来坚持高质量出版、积极推广全民阅读理念的充分肯定。中国作家协会全民阅读推广办公室表示,在全民阅读...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76
《读者》杂志获“全民阅读第一刊”荣誉称号

有光之人

1明隆庆五年(1571年),归有光去世,时年六十四岁。当时的文坛盟主王世贞作《归太仆赞序》,言辞恳切而谦卑,认同归有光承继韩愈、欧阳修传统之“明文第一”的地位。归有光在六十岁后,才有微薄俸禄。此前,靠一支笔为全家生计尽责,他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尊严,才得以建立和存续。名篇《项脊轩志》非一挥而就,乃归有光以终生的爱与哀,缓慢赋形。从祖父到父亲,两代...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103
有光之人

放飞一只猫头鹰

“这是什么鸟?”一位野生动物康复师朋友给卡尔发来短信。卡尔眯起眼睛,仔细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一块脏抹布?噢,不,是一只受了伤的小猫头鹰。从照片上看,它正可怜兮兮地躺在某个人家的草坪上,估计再有两周就可以飞行了。在康复师的精心照料下,这只小猫头鹰活了下来。之后,卡尔和康复师朋友一起制订了一个“温柔放飞”计划。具体来说,就是等小猫头鹰有了飞行能...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88
放飞一只猫头鹰

硬心肠

从前有一本畅销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这句话是至理名言。硬起心肠,一条道走到黑,看起来虽然破绽百出,但就像一支羽箭的箭头,凝聚了所有的力。这一条道,就是你性格和品行里最突出的那一点,你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将它发扬光大。最折损人生的就是摇摆不定,你总是没什么主意,别人说什么你都觉得确实有可取之处。我把这种摇摆称为黎明前的...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92
硬心肠

夏之逃逸

不知不觉地,有如忧伤,5dKKz3BGClw4Pxb1vf5tjrMqisQGAg46TUWElgHzBHw=夏日竟然消逝了,如此地难以觉察,简直不像是有意潜逃。向晚的微光很早便开始,沉淀出一片寂静,不然便是消瘦的四野将下午深深幽禁。黄昏比往日来得更早,清晨的光彩已陌生——一种拘礼而恼人的风度,像即欲离开的客人。就像如此,也不用翅膀,也不劳小舟相送,我们的夏日轻逸地逃去,没入了美的境中...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53
夏之逃逸

批评

拉度·鲁普我的朋友里,有两个我觉得从来没有丧失过赤子之心,从来没有丧失对音乐的忠诚。他们都是非常成功的艺术家,一个是鲁普,一个是阿格丽琪。鲁普有一次在音乐会上演奏协奏曲,那天是他五十岁的生日。第二天,他打电话给我:“聪,你一定要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喜欢我昨天晚上的演奏?”我说:“我没说什么呀。”他说:“我太了解你了,因为我演出后你来后台,却不像平常...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61
批评

大度

有一次读格非的散文,他在文章中回忆了他的经典中篇小说《迷舟》的发表过程。当时还是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的格非将刚刚写好的小说《迷舟》寄给了《上海文学》的主编周介人。结果,周先生很礼貌地把小说退回了。格非的好友,评论家吴洪森看了《迷舟》之后觉得这是一部难得的杰作,于是写了一封绝交信给周主编,说因为你不发格非的小说,从此以后与你绝交,并将《迷...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69
大度

如何推行一个新事物

我们所处的世界,每一片地方都有人,每个人都有他已有的生活方式、原本的观念行为。要推行一个新事物,就要有绣花一样的耐心和功夫。针对具体的人,用具体的解决方案,一点一点地把新事物嵌入他们原本的生活场景里去。那么,怎么嵌入呢?这个故事发生在上海。如果想在愚园路这样的黄金地段开一家面包店,竞争对手是其他的大牌蛋糕店和网红咖啡店,那么在写竞标方案...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83
如何推行一个新事物

花朵的天真与勇气

人与人之间的相爱、相伴、感激、思念,体验过的一切,从出生到衰老的记忆,一步一步走过的脚印……何其珍贵。相比之下,欲望、谎言、阴谋、权力、人心的贪嗔痴,及由此而生起的毁灭与灾难,在宇宙的视角下只不过是冰冷而易散的尘埃。晚上散步,走到花园的偏僻一角,拥抱一棵上百年的巨大古树。脸贴在树身上,感觉到它的能量轰然震荡而出,像海浪一样承托,稳定、宁静而...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61
花朵的天真与勇气

进度条为何卡在99%

1984年,苹果公司第一代麦金塔电脑在发布会上亮相。但哪怕强如乔布斯,这台电脑在设计上也有瑕疵:它在加载的时候,只让指针光标变成一个表盘,此外没有任何提示。想象一下,你想玩一款电脑游戏,但是点击图标之后,电脑没有任何回应。你感觉有点焦虑,考虑要不要再点击一次。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出故障了还是在加载下一关,你甚至不知道电脑是否在运行,你能做的只有等待...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89
进度条为何卡在99%

历史学家和他的“白日梦”

蜀葵和小麦,成熟在夏天这里是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院落安静,几乎没有声音,但也热闹——花开了。院子外头,一溜儿蜀葵,长得高大,开得抢眼。后院的花园有一片绣球,有月季,太阳花沿地趴着,一片虞美人,纤细的茎在风里晃着。这些花不是机械排布,有一种自然、野生的美。离这片花园最近的房间,是北大历史学院教授罗新的办公室。他是这片花园的园丁。他的房间里挂...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59
历史学家和他的“白日梦”

断章取义的代价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是史上最受欢迎的诗歌之一。如果看诗名你还没有印象,那末尾这一小节你肯定知道:多年之后,我将叹息着把往事回顾——林中分出两条路,我选择了少有人走的那一条,由此走出了迥异的旅途。这首诗被人们广泛引用,从汽车后保险杠上的贴纸,到机舱购物杂志里的插页海报,随处可见。它是个人主义与自主选择的宣言,我们自己选择想走的...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77
断章取义的代价

真正的力量

我上大学三年级时的一天,著名经济学教授梁小民在学校报告厅讲他新翻译的一本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提到市场这个概念时,梁小民教授讲了一个名词——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我被这一比喻背后的经济学思想深深震撼了。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最终的结果却促进了社会公益的改进。这种概念,对于20岁的我冲击非常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有...

最新文章 admin 2025年07月14日 96
真正的力量
陶渊明

陶渊明

知来者之可追

  • 6439文章数
  • 396005阅读数
  • 0评论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