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雨中漫步

下雨的时候,许多人会选择待在室内,但雨中漫步能让人立即与大自然重新建立联系。

雨水打在皮肤上,这是人与大自然在亲密接触。无论你身在何处,在雨中漫步都是一种难忘的体验,它能唤醒你的触觉,增强你的存在感。

降雨时,空气湿度提升,雨滴溅落、敲击在石子等物体的表面,促使特定的物质释放并融入空气中。幸运的是,吸入这些物质能让你产生幸福感。

雨中漫步能唤醒你的嗅觉。雨水激发了树木、草和土壤的香气,赋予了风景一股复杂而迷人的芳香。作家、漫步爱好者南·谢泼德指出,雨后的桦树会释放出一种“像陈年白兰地一样的果香”,这足以让漫步者“如痴如醉”。

事实上,不只桦树会在雨后释放这种令人愉悦的芳香气味,其他植物分泌的一些油脂也会带有这种香气,而这些油脂能防止植物在旱季生长得过于旺盛。

雨后黏土散发的气味最明显,最初被称为“黏土气味”。1964年,两位澳大利亚矿物学家给这种气味起了一个名字:潮土油。

干旱和烤焦的黏土被雨淋后,潮土油会变得更浓郁;在印度,工匠会收集这种黏土并通过蒸馏收集其中的香味,制作一种香水——土地的香水。你只需在下雨时(或雨刚停后)出去走走,鼻腔里就会弥漫着这种诱人的香气。

研究人员现在认为,雨水也会产生香气,因为雨水会扰动和转移各种物体(包括树叶上的细毛)表面的气味分子。泥土的气味通常是温暖的,散发着麝香味;树叶的气味则可能是清新的,内敛而含蓄,两者结合会产生一种令人放松的鸡尾酒香味。

建筑也会在下雨时散发气味:雨水激发了石头和混凝土内的香气。不过,并非所有建筑的气味都芳香怡人。

重要的是,雨水还能冲刷空气中的污染物。下大雨时或雨后的空气总是更清新。随着雨滴穿越大气层,每一滴雨水都会吸附数以百计的污染物颗粒,包括烟尘和微小的PM2.5颗粒物,从而让空气变得清新、洁净。

雨水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数量,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可以增强人的认知能力,让人放松和改善情绪。

雨水改变了一切——万物的触觉、声音、气味,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你所见的事物,以及你看待事物的方式。

在雨中漫步时,你会发现树干闪闪发光,树叶熠熠生辉,花瓣晶莹剔透。雨水让嫩叶和花朵几近半透明,每一条脉络、每一个标记都变得清晰可见。花朵、枝丫和带绒毛的小草在雨水的作用下变换着形状,随着水流昂首而后又低头。

在雨中运动会燃烧更多的热量。在检测了参与者的血液和呼出的气体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雨天,人每分钟的通气量、耗氧量、血乳酸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都明显更高。”

简而言之,在又冷又湿的天气里,身体必须更努力地工作,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

在乌干达的热带雨林中,雄性黑猩猩经常在暴雨来临时跳舞,它们冲过树丛,拍打地面,用粉红色的脚底敲打树干,长长的手臂在空中挥舞。没人知道它们为什么要在雨中跳舞,但这幅壮丽的画面让人们明白了雨的魅力和感染力。

泥泞和湿漉漉的土地常常让人们望而却步。由于害怕滑倒或湿了脚,人们散步时总会避开泥泞的小路,选择走柏油路。

但是,土壤泥泞而湿润不应成为散步的阻碍。走出家门,踏上湿漉漉的小路(而非柏油路),在散步时深呼吸,这些都值得一试。

科研人员一直在研究一种名为“母牛分枝杆菌”的土壤细菌,这种微生物能让小鼠的大脑产生5-羟色胺,后者是一种能让人感到愉悦的激素,有抗抑郁的作用。

土壤(尤其是林地的土壤)中有一种细菌,这种细菌一旦进入肠道就会产生丁酸盐。因此有人认为,接触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土壤对肠道和心理健康都有好处。

接触泥土,尤其是农田地区的泥土,可能有助于降低患哮喘的风险。多项研究都表明,在农场长大的儿童患哮喘的风险较低,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有丰富多样的细菌有关。

同时,一种名为“土臭味素”的物质——提取自湿润土壤中的细菌——被认为能诱发人产生平静的感受。

人对这种浓郁的气味非常敏感,即使只在泳池内滴7滴土臭味素,人也能察觉出它的存在。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土臭味素的气味之所以让人感到平和、安宁,是因为它让人类先祖意识到了自己附近有水和肥沃的土壤,可以暂时安心生活。土臭味素是象征着生存的气味。

显然,你不仅要抓住在泥地中漫步的机会,还可以趁机把手探入泥土里,深呼吸,让肺里充满泥土的芬芳,另外,别急着把它洗掉。

在凹凸不平的表面(如碎石、瓦砾、鹅卵石)行走,都能大大增强你的平衡能力。当你的身体发生倾斜时,核心部位29块不同的肌肉会一起发力,以让你保持平衡。

(山高人为峰摘自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我被行走治愈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