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AI幻觉

AI(人工智能)看起来使用很方便,但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有时候真的让人非常头疼,它给出的信息需要反复核实,有时反而不如直接上网搜索来得高效。那么,如何降低AI幻觉呢?

1.优化提问

想要获得准确答案,提问方式很关键。总结成提示词技巧,就是下面4种问法:

设定边界。示例:将“介绍ChatGPT的发展历程”,改为“请仅基于OpenAI官方2022—2023年的公开信息,介绍ChatGPT的发展历程”。

标注不确定。示例:将“分析特斯拉2025年的市场份额”,改为“分析特斯拉2025年的市场份额,非官方数据或预测性内容需要进行标注”。

步骤拆解。示例:将“评估AI对就业的影响”,改为“请分两步评估AI对就业的影响:先列出目前已发生的具体案例;基于这些案例进行未来趋势分析”。

明确约束。示例:将“预测2026年房地产市场走势”,改为“请仅基于2025年的实际房地产数据和已出台的相关政策,预测2026年房地产市场走势,不要加入任何推测性内容”。

2.分批输出

因为AI给出的内容是根据概率进行生成的,一次性生成的内容越多,出现AI幻觉的概率就越大,我们可以主动限制它的输出量。如果我要AI写一篇长文章,就会这么跟AI说:“咱们一段一段来写,先把开头写好。等这部分可以了,再继续写下一段。”

3.交叉验证

想要提高AI回答的可靠性,还有一个实用的方法是采用“多模型交叉验证”。使用一个AI聚合平台,让多个AI模型同时回答同一个问题。当遇到需要给出严谨答案的问题时,就启动这个功能,让不同的大模型一起参与讨论,通过对比它们的答案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4.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AI聪明但健忘,为了让它的表现更靠谱,我们可以给它配一本超级百科全书,让它随时查阅里面的内容来回答问题。这本“百科全书”就是RAG的核心,它可以让AI在回答问题之前,先从可靠的资料中找到相关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生成答案。目前RAG技术多用在医疗、法律、金融等专业领域,当然,AI生成的内容还是必须经过专业人士的审查。

5.巧用AI幻觉

有时候与其把AI幻觉当成缺陷,不如把它看作创意的源泉!在写作、艺术创作等需要头脑风暴时,这些“跳跃性思维”反而可能帮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当我们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与AI对话,善用它的创造力,同时保持独立思考,AI就能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谎言家”。毕竟,在这个AI与人类共同进步的时代,重要的不是责备AI的不完美,而是学会与之更好地协作。

(相 如摘自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