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公式

如何提升你在工作上的核心竞争力?我将其总结为一个公式: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成本控制+持续稳定+传承影响。

价值创造,是指你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人们容易想到经济价值,但价值的含义远远超出这个范畴。

人生有多种资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身心能——健康资本、心理资本、技能资本;钱人才权——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政治资本;伴侣子女——婚姻资本、家庭资本。

这些资本不仅反映了你与社会的交易类型,还可以用来评估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例如,消费和投资,你提供的是经济价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你提供的是社会价值;参与社会活动,影响公共决策,你提供的是政治价值。

你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你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所累积的人生资本的总和,可称之为“人生资本总量”。人生资本总量越大,你创造的价值就越大。

人们常讨论如何创造价值,却很少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创造的价值。不同于黄金这样天然具有稀缺性的产品,知识工作者的稀缺性往往源于他们掌握的知识、技术和人脉。如果不注意保护,你创造的价值一不留神就变小了。

仅仅创造价值还不足以确保成功,还得学会成本控制。任何人都能创造价值,但有些人花费巨额资金只产生少许价值,有些人则以较低的成本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显然,后者的竞争力更强。

人们容易低估成本,高估收益。收益常是井中之月、水中之花,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投入。能够在长的时间周期内胜出的人,常常不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而是持续长时间地低成本投入,借助复利效应,最终获得更大的收益。

人们容易只看到经济成本,忽视其他成本。最容易被低估的是时间成本。成年人的时间成本极其昂贵,一天中常常只有不到4个小时能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适合高质量脑力劳动。从20岁到70岁,50年听起来似乎很长,但折算下来,即便你不吃、不喝、不睡,能保证高质量的产出时间,仅仅是12年。

有些时间做的是有效劳动,有些时间做的则是无效劳动。同样是管理行业,以管理培训与管理咨询两种常见的知识劳动为例,前者的无效劳动较少:预收费;明确的开始、结束时间;交付成果较为明确;较易实现老师、学生的双赢;容易多样化,难以形成垄断。后者的无效劳动较多:开始、结束时间不够明确;交付成果不够明确;实现双赢不易,很多咨询成果必须保密;必须做到头部。所以,你该思考如何降低自己的时间成本,提高有效劳动的比例。

你的价值创造能力出色,成本控制同样在行,这是否意味着你就是一个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人呢?不尽然。这可能只表明你在特定时期具备竞争力。时间总在流逝,你能保证在45岁时还像25岁时那样有竞争力吗?从行业顺境、公司巅峰到行业逆境、公司低谷,你的竞争力是否依旧?

真正的复利效应源于时间。与时间做朋友,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困难。世事无常,今日的巅峰可能是明日的谷底。因此,你还得注重持续的稳定。在市场和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持续创造出较高的价值。

人性天然难以抵御环境的波动。在顺境中,人们容易变得懈怠;在逆境中,人们容易放大挫败感,选择放弃。那么,如何更好地应对环境的波动呢?

答案是,尽早成为由内在动力驱动的人。很多人追求金钱和名声,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发现自己的竞争力其实不如那些始终由内在动力推动的人。成为由内在动力驱动的人,走自己的路,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做到极致。与人竞争时,将对手拉入自己的优势领域,以长制短;之后再不断拓展优势领域,从一个到多个。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传承影响”。它是指你通过言传身教、著书立说,培养嫡系门徒以及影响他人的能力。

在今天,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至少有10个与你水平相当的人。信息的大爆炸导致了无数人智力的迸发。

如果想要长期胜出,就得建立一个生态系统。不再高估自己的能力,清楚地认识到,在你所处的细分领域,那些和你水平相当的人是谁。联合其中的六七个人,去对抗剩下的两三个人。这已经成为未来生态链竞争日益明显的趋势。

这个生态系统重视的是“传承影响”。要提高传承影响力,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一方面,需要从嫡系的能力区出发;另一方面,需要识别和培养那些愿意付出并且与你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

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价值创造、成本控制、持续稳定和传承影响这4个维度的共同作用。需要提醒的是,相较于面面俱到,更重要的是在某个维度领先。职场高手多种多样,你不妨从自己最擅长的方向突破。

以价值为帆、成本为锚、稳定为舵、传承为风,祝你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

(流 畅摘自《财新周刊》2025年第21期,杨树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