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封神演义》,姜子牙遇上周文王之前,在朝歌南门当过算命先生,某日一个玉石琵琶精路过,好奇地要去算上一卦。妖精变作个妇人,“扭捏腰肢”,说:“妾身算一命。”
这是找死,但一个妖精敢这么做说明什么?琵琶精一定在想,这算命的就算认得,敢说出来吗?就算说出来,抓得住我吗?就算抓住了,谁信他呢?
这是我的分析,《封神演义》里没描述这种心理活动,但唯有如此,她的行为才算合理,精彩的故事才能开始。
姜子牙一眼就看出这是妖精,当即“一把将妖精的寸关尺脉门揝住”,大约就是紧紧扣住了她的手腕——中医把脉的地方。这是擒妖手法,扣住此处,妖精就跑不了。这个妖精算错了一点,姜子牙在山上待了40年,刚刚下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通人情世故,他没有明哲保身的那一套思想。有句老话叫“走的夜路多,总会遇到鬼”,这次反过来,鬼在白天活动太多,总会遇到有本事且没顾虑的人。
这下琵琶精慌了神,然而不得不佩服,这个商朝妖精精通现代围观逻辑。于是她一边高喊“非礼”,一边对姜子牙说:“我乃女流,如何拿住我手。快放手!旁人看着,这是何说!”
果然,“吃瓜群众”一拥而上。“姜子牙,你年纪老大,怎干这样的事!”“明明一个女子,怎说是妖精。”一般情况下,姜子牙该出来声明和自证了,而且大概率不会成功,因为在妖精面前,围观的全是瞎子,然后他就会陷入被群起讨伐的处境,灰头土脸地收场,还得落下性骚扰的恶名。
你说这时候围观人群里有没有个把明白人呢,比如能识妖怪、精于道术的人?肯定有,但是他们的反应就符合琵琶精起初那种推算,没人会出来说句公道话。
但正因为他是“憨坨”姜子牙,所以这不是一般情况。这老头没有准备法器,只好抄起桌上的砚台,照着妖精的头顶砸去,“打得脑浆喷出,血染衣襟”。姜子牙还是按住其脉门不放,他知道妖精形死神不死,一放手,妖精就丢下肉身跑了。
围观者当然群情激愤,一种实体的舆论场矗立在现场。“算命的打死人了。莫让他走了!”姜子牙有嘴说不清,按此事的发展逻辑,马上就会有人构建出一个十分符合情理的故事来,成为众人讨伐姜子牙的依据。
版本是这样的:“此间有一人算命,叫作姜尚。适间有一个女子前来算命,他见女子姿色,便欲欺骗。女子贞洁不从,姜尚陡起凶心,提起石砚,照顶上一下打死,可怜血溅满身,死于非命。”
碰巧这时来了亚相比干,这是个好人、贤人、正直的人。他听了此事当然也很愤怒,但他居然部分相信了姜子牙的话,给他机会让他自证清白。结果姜子牙放火一烧,两个时辰烧不坏妖精的尸身,最后动用精、气、神三昧真火,才烧出来一把玉石琵琶。
这一定是妖精想不到的。虽然认得妖精的人都不说话,但是不见得妖精就总能逃脱惩罚。
(乔小乔摘自微信公众号“领导文萃”,陈岱青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