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生的故事》是特德·姜的同名科幻小说集中的第一篇,短小精悍,令人回味无穷。
主角露易丝·班克斯是一位语言学家,她受命尝试与外星人沟通并研究对方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她习得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记忆轰然苏醒,那是她自己的一生。
她因此看见,在不远的未来,她会和一个男人相爱、生下女儿;多年后,她会和这个男人分别,再和女儿分别。露易丝没有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选择了迎向这个既定的结局,因为她已经知道自己在过程中即将收获什么。
这个故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事先知道美好的缘分必将结束,你还会让它开始吗?
我选择了开始。
对于第一次养猫的人来说,胜胜是一只“天使小猫”,因为它喜欢人类、礼貌活泼,而且从不挑食。每当有朋友来家里时,它都会尽地主之谊,温存地去每个人身边趴一会儿,再回到我身边。
因为心脏不好,它呼吸比一般猫急促,行动比一般猫迟缓。它很少跳跃,也从来不想玩玩具,在这个家里它好像只对我感兴趣。它专注地观察我,安静地等我睡醒,寸步不离地守着我,奶声奶气地回应我。我仿佛第一次被这样耐心地等待、无条件地信任、全然地依赖着。我意识到,这是来自一只猫的“爱的教育”,它让我心底涌出源源不断的爱意和勇气,拥有一种爱的能力,且确信这份爱永远不会落空。
在《你一生的故事》里,露易丝这样描述她年幼的女儿:“等小狗回头跑过来重新舔起你的手指头时,你就会再次尖叫、大笑起来。你的声音啊,是我所能想象出来的最美妙的声音,使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一眼喷泉,一口甘泉,是幸福之源。”
“一想起你忘情的笑声,我的心脏便会幸福得收缩起来。”当我醒来发现猫不知道什么时候钻进了我的被窝,睡在我的臂弯里时,我的心脏也幸福得收缩起来。因为我也知道,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2020年3月底,胜胜开始尿血、肾衰竭,并发心力衰竭。我有事必须离京,所以只好先把它留在医院接受治疗。它病情恶化,而我这次却没能像往常一样陪在它身边。
等我终于回京了,打车直奔医院,在一个吸氧舱里见到奄奄一息的胜胜时,我把它抱在怀里好一会儿,它才认出我。它突然睁大眼睛,随后喘息着把头靠在我的手心里。
医生遗憾地告诉我,他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我签了同意书,带胜胜回了家。那天晚上我们睡在一起,好几次它试图越过我爬下床,而我害怕它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每次都抱住它,把它放回床的里侧,几次之后它就放弃了。
2020年4月13日,胜胜不再进食、进水,我整天守着它。我们待在阳台上,窗外的树已经绿了,它趴在窗边,就像往常一样晒着太阳打瞌睡。傍晚,朋友带着做安乐死的兽医上门,它的气息已经很弱了。
我把它抱在怀里,就像抱着一个婴儿,兽医开始准备给它注射药物,朋友关切地坐在我对面。男友看着胜胜,忍不住哭起来,它却吐了吐舌头,好像在嘲笑他是爱哭鬼。接着,我感觉到它的身体瘫软了,瞳孔开始放大,兽医凑近它看了看,放下了手里的注射器。
从那之后,每当谈到生死或我的猫,我都会向人推荐《你一生的故事》。
“你知道吗,人类的思维是线性的,我们按照先后顺序来感知事物,将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果,所以不可预知的未来总是让我们恐慌,而做出选择之后,我们又总是为之后悔,好像错过的那条路永远更好。”我会努力描述书中发生在露易丝身上的事,“但是当你学会这种外星人的语言,你就获得了一种能力,能同时感知所有事件,你的脑海里会同时涌现出毕生的记忆,人生从此充满确定性。但缺点是,你无法改变那个写定的结局,你会按照剧本把每句台词说出来,因为这个时候,语言不再是一种交流工具,而是一种行动,只有当你完成这个行动,整件事才能成为事实,所以‘行动’赋予人生意义,‘行动’本身就是意义。”
我想起我的猫,就好像获得了时间旅行的能力。我认识到,在即使知道它有心脏病,我仍决定领养它的那一刻,我便完成了一个“行动”,这个行动将我和它推向既定的结局,让我们的关联变成事实。所以如果再来一次,即使知道我们相处的时间只有5个月,我也还是会带它回家。
就像露易丝所说:“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循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满怀痛苦。”
我甚至会在死亡到来之前哼起歌,而教会我这一切的导师是一只猫。
(柠 檬摘自《时尚健康》2025年第1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