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小诗人

2016年10月的一天,窗外下起了大雨,班上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朝窗外看。我索性带他们坐在屋檐下,拿出本子,尝试写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在诗里,我发现原来调皮的“坏学生”有着不可思议的想象力,而躲在墙角不爱说话的女孩会在诗里写:“我信奉黑夜,因为它能覆盖一切,就像是爱。”

这里是位于云南山区的漭水中学。201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我开始了两年的乡村教师生活。说实话,在那个雨天之前,我不是诗歌爱好者。但是那天以后,我相信,诗歌可以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2017年9月,我离开了那个小山村。在那个我不再是教师的教师节,我突然收到了一大箱诗——没想到在我离开以后,孩子们还在继续写诗,写好就塞在我曾经的房间的门缝下面,几个月就攒了一大箱。

在箱子里还有一封信,写信的孩子叫玲花。信里,她第一次告诉我,她很小的时候她爸爸就进了监狱,是妈妈带大了她们姐妹三个。她打小被人欺负,从不敢还口,直到这次在诗歌大赛中得奖,周围人还说她是抄的。“老师,我就举着你给我写的评语和奖状,告诉每一个人,这首诗是我写的。”她说,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反抗,“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像我一样,在诗歌里找到自己。”

也正是这封信,给了我一个做乡村诗歌教育的理由。

公益机构“是光诗歌”创始人 康瑜

(选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大山里的小诗人》一书)